安商惠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都江堰市检察院深刻领会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重要内涵,不断优化涉企法律服务,创新构建涉企矛盾纠纷“特邀调解”机制,打造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平台,用法治力量护航企业发展行稳致远,助力营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建立涉企矛盾纠纷“特邀调解机制”
“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,你认为对方受到的伤害系超出工作职责造成,不属于工伤,但事实上,为购买方卸货系工作职责之一,属于工伤认定范围。同时站在对方的角度,受伤4年多,一直未得到相应赔偿,也不容易,你公司长期陷于诉讼中,也不利于企业发展。”特邀调解员正向某纸业公司负责人说道。
2019年6月,某纸业公司职工郭某某在搬运货物过程中不慎被砸伤,后被成都市人社局认定为工伤。该公司不服,先后向成都市政府申请复议、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、向成都市检察院申请监督。
2023年6月,成都市检察院、都江堰市检察院审查认为,法院裁判并无不当,但为尽早化解争议,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诉讼问题,帮助受伤职工尽快获得工伤赔偿,都江堰市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,结合案件事实、行业工作属性和工伤认定条件等依法开展释法说理,并组织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,最终促成双方和解,长达4年的工伤认定纠纷得到化解。
同时,针对调查核实中发现的该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,都江堰市检察院依法向都江堰市人社局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该公司依法与8名劳动者签订合同,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,又帮助企业“治未病”,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。
该案的成功化解,是都江堰市检察院坚持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,推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,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今年以来,都江堰市检察院依托“检察履职+微网实格”社会治理模式,创新构建“特邀调解机制”。从优秀网格员等基层工作人员、企业家协会等行业人员、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中聘任56人,组建特邀调解员库。特邀调解员覆盖辖区所有街道(镇),涉及劳动权益纠纷等10余个专业领域,已成功化解5起民营企业与劳动者合同纠纷民事申诉案,均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
设立“服务民营企业检察工作站” 延伸惠企服务触角
“李检察官,你是不是今天在工作站啊,正好我有个问题需要请教一下。”某建筑企业负责人正在给当天轮值工作站的检察官打电话。
针对工业园区内企业众多的特点,都江堰市检察院在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挂牌设立“服务民营企业检察工作站”,打造“民营企业身边的检察院”,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“急难愁盼”。
一是站点前端发放“检察联络员”亲商助企联系卡,收集企业涉检涉诉法律需求,在检察院后端设立涉企案件申诉维权窗口,开辟“及时受理、专人处理、限期答复、跟踪服务”绿色通道,推动涉企问题就地化解、源头化解。
二是建立“检察履职+微网实格”示范点,组建由“检察官(助理)+特邀调解员(老企业家)”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,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化解、法治体检等服务,助力企业降低诉讼风险,目前已下沉30余人次,受益企业60余家,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2个。
三是依托“李冰法治讲堂”巡回检察组,组建涉企法治宣传队伍,设置“点单式”法治课程,开展涉企法治宣传20余场,发放《服务民营企业法律知识手册》1000余份。